时间:2023/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有机产业也遭受了巨大冲击。为积极推动有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有机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及原因,从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提高有机产业对疫情影响的抵抗力,实现良性发展。

文/孙敏杰严冰珍成慧杨泽慧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运行体系造成冲击,使全球陷入经济不振、需求乏力、流通不畅等困境,在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的上下游诱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1],对有机农业产业链造成很大冲击。本文通过调研家有机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系统分析了造成影响的成因,并立足有机产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重回正轨,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对有机生产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影响与分析1.出口贸易受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全球贸易额大幅下滑,由此给有机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压力。~年间,我国有机产品出口贸易总量呈逐年递减状态,年均下降率为36.13%。从实际贸易额来看,出口产品贸易额波动较大,年较年下降42.54%(见附表)。出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从供给侧来看,一是受疫情管控影响,国际物流不畅和原材料短缺[3];二是原材料、航运、汇率、人员工资、仓储、关税等成本的增加,也导致出口产品贸易量逐年下降。从需求侧来看,疫情造成国外客商的恐慌,目标出口国市场消费萎缩。我国按国外有机标准生产的有机种植产品和加工产品的产量远高于实际贸易量,很多出口产品滞销,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有机产品外循环发展潜力不足。相比之下,~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有机产品销售贸易量呈逐年递增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2.28%。有机产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13.24%。国内有机种植产品产量和畜禽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加工产品产量增长后呈降低态势,但是从贸易情况来看,各类有机产品的总产量远高于实际贸易量,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劳动力短缺对于有机种植企业而言,受疫情影响的第一生产要素就是劳动力。季节性有机种植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招工复工难度大、劳动力成本升高、技术人员培训难度大等问题;对于养殖行业而言,动物需要每天人工饲喂,饲养人员临时短缺,会影响动物生长发育。3.生产资料短缺原料、辅料、饲料、包材等物资不能及时送到工厂或养殖基地是有机生产加工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4]。对于有机种植企业而言,因为疫情多点频发,部分有机种植企业采购的生产资料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如期到位,打乱了生产计划,错过最佳栽种季节,不仅影响产品产量,而且由此导致采收期延后,错过最佳销售时机。此外,个别企业还因水利设施破损严重,影响灌溉,从而影响最佳栽种时期;对于养殖行业而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受多重因素影响,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动物饲料价格暴涨还很难购买到;对于有机加工企业而言,尤其是部分乳制品企业的进口辅料不能及时供应,造成市场货物短缺。4.运输困难受疫情管控,运输车辆减少,产品不能发货。跨省产品运输因公路检查检测,检疫要求严格,很难调运出去,或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运输中断的现象,导致运输时间加长。此外,部分企业在收获季还缺乏产品搬运工和运输车辆,致使产品运输困难。5.生产成本升高,收益降低部分企业的调研情况表明,疫情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年平均收益率降低44%。升高的成本包括人员成本、运输成本、厂房租赁成本等。(1)人员成本。产品采收季临时雇佣人员短缺,从而引发劳动力成本升高。(2)运输成本。虽然跨省产品运输车辆有绿色通行证,但是司机不能跨省入境,企业有时需要半夜联系代驾员到省际高速入口处进行换班,导致企业运输成本升高。畜禽加工企业冷链物流运输减少,也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大部分企业因合作物流无法如期复工,临时改用顺丰、京东等高成本物流,导致经营成本增加,挤占企业利润空间,对有机产品运营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3)厂区、门店、冷库的租赁成本增加。6.销售受阻,产品积压部分有机加工企业常常因为劳务人员短缺,直接影响了产品生产能力、工作时间和正常复工时间,同时因为运输困难等问题造成成品库存积压,产品滞销。此外,疫情要求禁止群体聚集,传统的销售渠道由于疫情管控受到影响,各地农产品集市无法进行正常线下销售,销售的价格和半径也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有机产品的生产与企业效益。还有部分企业产品扩大计划因为疫情原因推迟,导致新产品上市受到影响。7.客户满意度降低因疫情影响造成的不可控因素增加,时有收货时间延长、物流受阻等突发状况,加之企业与消费者面对面的沟通减少,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应对建议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给中国有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有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深化中外有机产品供应链协调合作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与有机产品出口目标国政府机构、相关组织取得联系,加强协调合作,特别是有机产品供应链相关领域的协调合作。要注重建立、完善疫情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双方工作方面协同配合,政策方面有效衔接,做到信息共享、政策协同、成果互惠,积极探索疫情背景下国内外供应链协调合作新路径。2.增强有机产品产业链的韧性疫情中的有机产品供应链受到了较大影响。有机生产经营企业应梳理有机产品产业链的各个风险环节,打造稳健运行的有机生产经营业务连续性保障体系,从而增强有机产品供应体系的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企业应开展疫情冲击下业务影响的风险评估,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活动的分析,识别出优先活动,对优先活动中断给企业业务中断造成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提前做好突发情况下技术人才和季节性劳务人员储备及有机生产资料的供应应急预案。3.调整市场定位,优化生产结构除了依靠政府帮扶外,企业自身还要练好“内功”,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有机种植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以“保、调、稳、扩”为重点,调整优化有机作物生产结构。外贸型企业可以顺势调整市场定位,着力出口转内销,尝试“两条腿走路”。针对长期依赖人工采摘为主的企业也可以尝试采用机械采收方式,以减少人工成本。4.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有机投入品购买渠道欠缺、有机专业技术不明、检测项目不了解等问题,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技术工作组在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平台”。可通过“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平台”进行对接,深化交流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大力推动产销并进。鼓励企业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加强企业的营销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社区配置、产业扶贫促销等方式加大产品营销力度。5.推动有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有机产业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在疫情倒逼情况下,随着全球产业链数字化提速升级,很多传统行业都借助数字化实现了转型发展。因此,要辩证看待疫情下有机行业的“危”与“机”,坚持创新思维,将此次疫情当作倒逼有机产业实现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数字技术在有机产业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有机产业向数字产业升级发展。例如,通过推广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模式,解决疫情下用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产业质效;在产销方面通过数字化实现产销直供,以减少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中间环节,直接对接农户和消费者,给双方都带来最直接的实惠。其次,通过数字化优化有机农业操作流程和调度,通过网络及时收集订单、优化配送、仓储等[5],从而实现有机产业在更广阔地区的供需平衡。(基金项目:市场监管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构建畅通经济“双循环”的有机产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MK))

[参考文献]

[1]郑晓飞,陈超.后疫情时代全球农业价值链重构趋势及中国对策[J].对外贸易实务,(12):36-39.

[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3]刘连花.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运行的影响研究[J].供应链管理,(9):5-13.

[4]滕健,王佳慧.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经济影响和启示[J].农业技术与装备,(6):51-53.

[5]孙国玉,陈雷.新冠疫情下的国际农业和食品应对政策:缘起.措施和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14):1-5.

|信息来源《质量与认证》杂志年12月刊|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核实后协商处理或删除。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33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