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联合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虾稻养殖模式座谈会在武汉召开。参会嘉宾交流了今年各地小龙虾产业的基本情况。 二十余位来自湖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五个小龙虾主产区的省级渔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水产专业专家和其他小龙虾产业的代表莅临本次座谈会。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渔业发展处处长王勇在座谈会开始之前致辞,感谢各位行业专家和各地渔业主管人员参加会议,希望一同为小龙虾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分会秘书长、水产养殖网主编蔡俊主持。 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万亩,产量居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小龙虾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龙头品种之一,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行业快速扩展的同时,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以稻田养虾为主的养殖模式存在突出的“小虾多、效益低”等问题,“繁养分区”“繁养一体”等新模式都能有效提高大规格小龙虾产出比例,下一步要加强新技术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在良种选育上狠下功夫,推动小龙虾产业提档升级。 座谈会实录 江苏省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唐建清研究员首先发言表示,目前国内小龙虾的主产区还是在湖北、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南五省,但是最近几年小龙虾的养殖区域已经大范围扩展。制约小龙虾养殖推广的并不是地理因素,而是小龙虾的苗种问题。针对这个难点,最近几年正在研究新的可控化育苗技术,通过水位调控、环境胁迫等措施控制小龙虾产卵的同步性,以期解决小龙虾在苗种繁育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顾泽茂认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哪之后,小龙虾养殖端出现了一些诸如种质差、品质降低等新现象。这反映了我国在小龙虾养殖技术基础科研的探索其实是非常滞后的,已经无法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小龙虾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在养殖模式上各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用本地客观条件的技术进行研究推广。顾泽茂教授团队正在研究“差异化养殖模式的创新与运用”,其中有两个要点:1.因时、因地、因异;2.创新区域特色。在养殖上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而不是单一养殖模式简单的全面推广。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舒新亚发言指出,小龙虾产业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技术不断在更新。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传统的模式依然可以使用,只是要注意改进新的技术,而不是固守落后的技术去养虾。小龙虾产业的专家学者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方面责任重大,现在国内每年都发布一些重量级的产业分析报告,这些报告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参考依据。然而,这些报告中对于一些诸如苗种等重要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甚至部分结论存在有重大争议性内容,这样不仅对产业发展没有帮助,还有可能给主管部门带来误导。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汤亚斌介绍了湖北省今年小龙虾产业的概况。年湖北省受到疫情和洪灾的影响,小龙虾的产量和产值相对于年都有所下降,年整体有了恢复性增长。年的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稳中有升,总面积可能会突破万亩,预计今年的养殖总产值可以突破亿元。在养殖模式方面,湖北省积极地开展了各种养殖模式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堂林研究员认为小龙虾产业种苗技术是关键,如果没有掌握种苗技术就不能说这是一个成熟的产业。特别是在第一产业养殖端,还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链各个环节还没有很好的串通起来。现阶段小龙虾繁育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科研人员无法准确了解成因,需要作进一步的基础研究。“繁养一体”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苗种问题的思路,对产业技术促进有着积极地意义。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蒋军介绍了今年安徽小龙虾产业的概况。得益于从年开始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安徽小龙虾养殖规模的扩张,官方统计年总产量是40.9万吨,排在全国的第二位。蒋军副站长认为市场的需求是不同的,养殖端也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安徽省内不同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不同模式的养殖,对接不同的市场需求。年安徽小龙虾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加工业有了极大的发展,4月28日“安徽江淮小龙虾产业集群”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进一步推动安徽小龙虾产业发展。从小龙虾市场消费端的表现来看,安徽小龙虾品牌力逐渐开始凸显影响力,在外省市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小龙虾市场整体还没有到达天花板,在未来仍旧具备一定的增长空间。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王冬武研究员在论坛上介绍了湖南小龙虾产业的概况。湖南年小龙虾产量接近36万吨,养殖面积有万亩。年1-6月,稻虾养殖面积同比去年增长2%左右,产量同比去年增长了6%,整体养殖水平在进一步的提升。湖南高度重视小龙虾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推进稻虾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制定了扶持稻虾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和系列标准,建立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发合作体系,重点开展小龙虾良种选育和繁育、精深加工等研究,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焕根代表江苏省主管部门介绍江苏省小龙虾产业最新的情况。江苏省小龙虾总共养殖面积大约是在万亩,其中稻田综合种养大约为万亩。今年江苏小龙虾产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成就,第一是江苏专门为小龙虾开发了配方饲料,今年试验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第二个就是养殖技术上面,去年开始大规格虾价格走势坚挺,导致了今年的技术推广比较顺利,养殖户看到了实惠普遍接受的程度较高。江苏省也非常重视小龙虾的种业问题,连续多年在这个领域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包括唐建清老师团队在内,已经在一些技术上取得突破。 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胡火根在论坛上向各位嘉宾介绍了江西省小龙虾的最新发展情况。江西省小龙虾养殖规模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万亩,比去年同期约增加了15万亩。目前上市的龙虾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7万吨,预计全省今年全年的总产量可达到22万吨。江西主要推广无环沟养殖模式,重点在环鄱阳湖地区等水系比较发达和稻田连片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养殖。目前在全省建有有面积百亩以上的示范基地有多个,千亩以上的示范基地有多个,万亩以上示范区有10个。未来养殖的规模还会持续扩展,规划目标是在年的时候,小龙虾养殖面积能达到万亩。 湖北公安县泥香家庭农场负责人毛泽俊作为养殖户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毛泽俊老师认可苗种问题是制约养殖发展的关键,同时也认为绿色发展是养殖户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在许多小龙虾养殖中采用的一些措施只能算是权宜之计,养殖户对于绿色养殖技术有着迫切需求,但是苦于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国内科研专家能够实现突破。 武汉轻工业大学教授王海斌在论坛上介绍,武汉轻工业大学申报了一个国家重点项目,名称是“长江中下游小龙虾全产业链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地区集成与示范”。主要是研究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从食品安全质量保障的角度来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强化养殖、加工和储运、消费的各个环节来保障这一个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渔业发展处尹恒副处长在论坛上发言,肯定了论坛举办对于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尹恒副处长认为产业链的研究方向要明确,研究是产业的基础,是支撑产业应该往哪里走的指导。所以建议论坛主办方思考一下,如何将论坛举办的更有深度,最好能够产生明确的方向性成果,论坛结束后能总结出一个书面报告,为将来主管部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提供决策依据。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为副研究员、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温周瑞等专家也分别交流了各自对于行业发展的观点。 最后,中国水产品流通和加工协会小龙虾分会副秘书长张远华做总结发言,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要求。目前全国的稻田养殖已经基本结束,明年的稻田养殖究竟应该怎么办,需要专家们讨论和确定的方向。会议结束后将形成一个全面的总结报告,为下一步小龙虾产业的工作作出指导。 产业调研 本次论坛会前,专家组赴监利市、公安县等地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开展了实地调研,与养殖户交流分析产业现状。 作者:水产养殖网姜梦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9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