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7日早晨8点多钟,街上的人不算多,在一个厂房门前,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上去摁住他,别让他跑了。”有人高喊。 随后一辆车上的人被拽下来按到了地上,它的双手也被迅速地带上了手铐。这个人是谁?为什么这些人会抓他呢? 原来这个人是郑州奥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吉某,逮捕他的是无锡市公安局的民警。为什么吉某会被警察盯上呢? 初露端倪 事情还要从李大爷买药说起。无锡市滨湖区有位李大爷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偶然间他路过一家食品店门前,门前的广告牌上醒目地写着:“纯天然保健食品成份,让您告别糖尿病。” 这条广告成功叫停了李大爷的脚步。他的糖尿病跟随他很多年了,吃了很多药,一直不见好。他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跨进了食品店的门。 他这一跨不要紧,从此揭开了一个弥天大案。 食品店的店员看见一个金主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她们简单询问了李大爷的情况,就开始全力推销店里热销的“金杞胶囊”和“玉黄丸”两种保健品。 店员们忽悠李大爷:“这是一种药到病除的药品,只要吃了这种药,保准你的血压和血糖都回到正常。” 但李大爷毕竟是久经风雨的老江湖,他回到家后,看着包装盒,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一般的药品都是有国药准字的,这些保健品的纸盒上确是食品准字,驴头不对马嘴,于是李大爷就拨通了警察的电话。 食药品侦查大队在接到报警后,就立即开展了对这家店的调查。他们拿着购买的“金杞胶囊”、“玉黄丸”到药检室进行检测。 当办案民警们拿到鉴定报告单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吓了一大跳。 这两种保健品中掺入了大量的格列苯脲、盐酸苯乙双觚等有致癌风险的违禁药品。 顺藤摸瓜 这下事实确凿了,无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同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行动,逮捕了以洪某为首的贩卖假药团伙。 说起洪某,还引出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在警方查处洪某的“翼龙堂”食品店后,有很多大妈们到公安局为洪某求情。 他们的理由让我们正常人看来是十分荒诞可笑的。 他们担心洪某被抓后,再也买不到假冒药了。 民警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解释这种药品的危害,他们告诉大妈们说:“你们长期吃的假冒药的成份里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西药,这些西药成份毒副作用很大,如果长期服用,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但是任凭民警怎么劝说,他们就是坚信不疑。 她们的说法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洪某向他们许诺,这些保健药品吃好了给钱,吃不好不给钱。天底下哪有这么傻的经销商呢? 而且这些胶囊闻起来就是中药,怎么可能有副作用呢?其中王大妈的说法更是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他觉得翼龙堂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好到胜过自己的儿女。 谁要是买了翼龙堂的假药,就会得到翼龙堂老板及员工无微不至的照顾。 王大妈服用了这种假药几年后,也开始怀疑这种药的成份不是中成药,而是西药。但她固执地认为,即便是西药只要是有效果就行。 她一直认为:“我买药,在谁的手里买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态度好的呢?” 翼龙堂的老板太了解大妈们的心思了。他们不时地举行讲座,在讲座上对她们大肆洗脑之后,总是会及时地赠送一些米、面、粮、油等礼品。 讲座结束之后,翼龙堂的员工会把这些大妈送到公交站,并陪她们买菜做饭。 免费旅游的噱头也是吸引他们买药的重要动力。他们把大妈组织起来,包了一辆大巴车拉着她们到处旅游。 大妈们觉得买了几千块钱的药,还能到处旅游,简直太赚了。 这种“优质”的服务,大妈们习惯了,一旦被警察打击之后,他们再也得不到这么周到的关心和照顾了。 所以就出现了集体到公安局为洪某求情的画面。 针对大妈们“执迷不悟”的情况,民警们从各个角度分头击破。 首先,这些假药经销商免费试吃药是放长线钓大鱼,药品中的西药成份还是有些药效的,一旦吃上就丢不掉了。 免费旅游是给他们不花钱的错觉,其实旅游的成本远远小于卖药的利润。 对她们体贴周到的关心是为了俘获他们的“芳心”。这些空巢老人远离子女,平时也没有人照顾。一旦业务员们嘘寒问暖家长里短的关心,立即让她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她们根本招架不住,最后都不好意思不购买假药了。 这些假药闻起来有股浓浓的中药味道,这使大妈们误认为这些胶囊就是纯正的中成药。 洪某被控制住之后,警方在店里搜出了“金杞胶囊”、“玉黄丸”等几十种假冒药品,面对民警的盘问,洪某再也瞒不住了,他只是经销商,他的供货商是吉某。 洪某和吉某平常主要是以电话和网络联系。 警方从洪某口中得知:吉某在郑州开有几家公司,主要是以“郑州奥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掩护。 他们经销商主要是通过吉某手下的业务员“马莉”、“白灵”联系,他也不清楚吉某公司的地址。 千里追凶 吉某是濮阳人,40多岁,曾有过犯罪前科。拥有硕士学历的吉老板,最初医院实习,后又进修了工商管理硕士。 但他不安分,医院里拿着微薄的工资,他要快速暴富,他要出人头地。所以走上一了“贩卖假药”这条不归路! 年6月,无锡警方带着仅有的线索赶赴到了郑州。 当他们去排查吉某公司的工商信息时,却被告知他名下的公司都被注销了。 仅有的线索也断了,办案陷入到了僵局。 吉某狡兔三窟某,从他这里打开缺口很难。 警方决定转换方向,从业务员马莉身上下手。 他们在郑州警方的配合下,迅速侦查到了马莉的行踪。 马莉听到风声,藏到了濮阳。 办案人员马不停蹄地奔向濮阳,连续蹲守了几天之后,还是不见他的踪影。马莉失踪了。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办案还没有进展,民警们感到十分焦虑。 可到第16天的时候,终于看见了曙光。民警发现了吉某公司装运货物的面包车。 顺藤摸瓜,警察发现这辆面包车经常进出位于郑州红松路的一个仓库。这个仓库有人日夜把守,警方断定这就是吉某制造假药的窝点。 接着,他们的多个窝点都被发现了。 吉某曾经因贩假受到过打击。他的反侦察意识也被“锻炼”了出来。 他平时对他的手下都是遥控指挥。他把制药流程拆解到了几个窝点。有的厂房负责原材料生产,有的负责罐装,有的负责打包发货。可以说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联合查处一个生产原材料的车间时,警察震惊了,原来这些药品的原材料是猪饲料。 这些猪饲料闻起来有股中草药的味道。 原来药厂生产剩下的药渣,一般会被打碎做成化肥或猪饲料。 他用低廉的价格大量购进这种猪饲料。 由于这种猪饲料本来就是由中药药渣制成,被灌装成胶囊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充当真药来卖。 记者走进车间的时候,满地的蛇皮袋都是猪饲料的字样。 记者不敢相信,市面上堂而皇之销售的几十种“药品”居然是同一种原材料制成的。 什么“纳米技术”,什么“有益菌群”,什么“有氧发酵”都是吉某聘请广告公司编造出来的噱头,目的是欺骗广大不明就里的老百姓。 这种制药车间完全是民间作坊,厂区内到处是垃圾,在这里工作的工人赤手作业,不戴手套,没有采取任何消毒措施。 警察破门而入的时候,车间内还在紧张地生产,工人们一脸懵懂,他们只是想多挣点工资,没想到间接地成为了制假分子的帮凶。 他们如果知道这些原材料最终被制作成药品销售到他们家乡,被家乡疾病缠身的老年人长年服用的时候,他们也许不会安心的为吉某工作了。 而在这几年间,吉某的销售渠道遍布了江苏、新疆、北京、武汉等20多个省份,涉案金额也达到了28亿元人民币。 他利用互联网发布招商信息,利用超额利润的诱惑,吸引了大批药品零售商和保健品经销商加盟。 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大肆招募网络销售,由于网络服务器分散在各个地方,给药检部门和公安部门打击侦破这种案件造成很大障碍,一时间网络成了他们销售假冒药品的乐土。 吉某首先在郑州注册了“郑州奥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来他觉得名头不够响亮,又在香港注册了“美国奥马国际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样唬人的名头让人初听起来无可置疑。但名头再响,也掩盖不了他制造假药的本质。 有了漂亮的外包装,吉某就可以拿着这些华丽的外衣到处招摇了。他在网上发布的招商信息很快就有了回应,洪某就是积极响应的一个。 洪某的“翼龙堂”本来是一家经营食品生意的小店,现在他偶然接触到这种可以快速发财的假药生意,他红了眼,兴奋地睡不着觉,便毫不犹豫地上了贼船。 7月17日。民警在吉某制假窝点对面的居民点蹲守了一夜,吉某就是不露头,民警这几个月也习惯了这位“吉老板”的狡猾。 民警在跟踪调查吉某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发展一辆面包车之外,一没有发现办公地点,二没有查到吉某的制假车间。 吉某注册了很多皮包公司,经民警进行核实,这些公司登记的地址都是虚假的。 吉某把他制假、贩假的生产流程分成几大模块,有原料部,有灌装部,有成品部,有仓储部,还有销售部。 这些部门分工明确,互不干扰,几个部门的负责人直接由吉某指挥,同吉某单线联系。 吉某对自身的财产也安排得十分“妥当”。当民警调取吉某的经济信息时,惊诧地发现:吉某身价过亿,名下居然没有一套房产,所用交易的银行卡都是用员工的名义来办理的。 他们同各地经销商的交易流水没有显示吉某的任何信息。他制假贩假得来的赃款已经过了“洗白”。 民警了解到这些基本情况后,也就多了几分耐心,他们轮班休息,时刻警惕着厂房门口的动向。 到了早上8点多的时候,民警终于盼来了吉某。只见吉某开着一辆奥迪车,缓缓地驶向厂房大门,就在他等待开门的时候,民警们拉开他的车门,控制了他。 他见到办案民警,还假装镇定,不断辩解说:“我没有犯什么事,为什么抓我?” 当民警亮出逮捕证和几个制假窝点的生产视频和照片时,他不再叫嚣了,他知道自己的罪证已被警方完全掌握,自己罪责难逃了。 无锡警方乘胜追击,在郑州警方的配合下,他们查封了吉某制造假药的6个窝点,抓获犯罪团伙成员25人,查获了生产假药的机器设备20余台,查获各类假药余箱。 其中“金杞胶囊”多箱,“玉黄丸”等降糖降压食品余箱。 无锡警方连夜驱车赶往无锡市公安局食药安全检验实验室,在这个全国首家具有资质的公安系统检验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加紧检测,第二天民警就拿到了检测结果。 后来,在办案民警审讯他时,他详细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在年,吉某通过医院工作的知识积累,摸索出了一套生产假药的流程和假药配方。 为了控制成本,他想出了一个歪招:大量收购中药药渣,并把它们粉碎成能够灌装的胶囊粉末,还添加了一些违禁的西药成份,对外宣城自己生产的假药是高科技合成的中成药,欺骗老百姓。 在药品门类上,他也费尽了心思。他编造了五花八门的药品名称,比如“糖友”、“亚克”、“糖渴平”、“糖好”、“金杞胶囊”、“玉黄丸”等七十多种降糖降压类的药品名字。 老百姓分辨不了真假,初听这些名字,都是那么回事,但换汤不换药,实际上里面的成份都是猪饲料加上各种化学成分。 在交代窝点地址时,吉某耍了一个花招,他编了一个假的造假地址。当警方赶到他说的地址时,他们发现整个五层厂房没有造假车间的痕迹。 他试图想蒙混过关,为他的团伙销毁证据争取时间。 但抵不住警方的强大心理攻势,他还是全盘托出了。 据他说,他在郑州多处园区租赁了多处厂房充当生产基地。 在郑州高新区大学科技产业园区的一处厂房的是他的成品生产车间,这个厂房的3楼是包装车间,4楼是生产车间,这个厂房内密布了多条生产线,厂内的职工多数是进城务工的农民。 他在郑州高新区以他妻子的名义买有一套别墅,以及租用了三处厂房、一个仓库和两个公司办公地点。 他把他的生产工序细化分工到十个分散的厂房之中,一处窝点出事,其它窝点可以迅速转移,在怎么对抗警方的侦查方面,他可谓是“用心良苦”。 在产品定价方面。以“金杞胶囊”为例,每一盒胶囊的原材料成本不到10块钱,算上人工和销售成本,整个假药的成本不足30块钱。 但他卖到无锡的出货价格是一盒98元,当面对终端消费者时,以洪某为主的经销商把价格定到离谱的元一盒,吉某的销售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两倍多,而经销商洪某更黑,他的获利空间居然是%。 细思极恐,老百姓的救命钱、血汗钱就是被这些无耻的不法之徒榨取了。 吉某这五年来,每年非法获利达上千万元。算上上下游的非法获利金额达到惊人的10亿元。 案件虽然水落石出,不法分子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这个案件不由得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大妈们会相信假药贩子而不相信药店的药师?为什么他们会为一个毒害他们的犯人求情? 是因为这些老人们太缺少关爱了,子女们不再身边,他们内心长期承受着孤独和寂寞,这让老人们对一个表现的热心的人有着天然的亲近,天然的不设防。 而且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把好市场准入这第一道关口,只有这一道关把好了,我们的老人们才能够放心的买药、吃药,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安度晚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2852.html |